水字螺(学名:Harpago chiragra chiragra)雌雄异体。壳质厚实,呈纺锤形,有五只长而厚、反曲且中空的足,再加上由右向左伸展的前水管,状似水字。最具特点的是眼睛发达,眼柄上有长而尖的触手,可自由伸缩。壳表面饰纹雕刻丰富多彩。壳口多狭长,具前、后水管沟,外唇宽厚,前端常有虹吸道。在4、五只足间有非常显明的凤凰螺缺刻,这个缺刻是该螺类右眼伸出偷看外面环境变化的管道。厣小角质,边缘常呈锯齿状。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区,生活于岩礁地、砂质底和低潮线下。分布于印度洋东部至波利尼西亚东部。
1、外形特点
水字螺长85-330mm,此种雌性较大,壳大而厚重,体层膨大,螺塔短。壳口边缘角状的突出极发达,甚至遮盖了螺塔。壳顶尖锐,所有些螺层均有棱角。体层上有不规则呈瘤状的螺肋,最厚的螺肋末端形成弯曲的突出。具备6支棘使本种的外型似水字,成体的壳大型且重,壳为纺锤形。体螺层不平坦,肩部具强烈的瘤,前部则有小瘤所构成的螺列。外唇具备6支向后弯曲的管状棘(包含前水管沟在内),幼小的水字螺则无棘,雌性在后背中央有一个大瘤 。轴唇、壳口与外唇具备或强或弱的褶襞。壳表为白色~奶油色,并布有淡黄褐色~深褐色的斑及斑点。壳口与外唇为玫瑰粉红~橘色。襞一般为无色或白色,有时为褐色。
神经系统相当集中,没唇神经连索。平衡器1个,仅仅有1枚耳石。唾液腺坐落于食道神经节的后方;一般没食道附属腺、吻和水管。排泄和呼吸系统没对称的痕迹,右边相应器官退化。心脏只有1个心耳,不被直肠穿过。鳃1枚,栉状,通过全表面附在外套膜上。肾直接开口在身体外面,有些具备一条输尿管。具备生殖孔。雄性个体具备交接器。齿式一般为2-1-1-1-2。
2、分布范围
分布于热带印度太平洋、日本以南印度太平洋、韩国、中国海南岛和西沙、印尼、马来西亚。
台湾分布:北滨、东北角、恒春、台东、澎湖、兰屿、绿岛、小琉球及南海海域。
3、习性环境
生活在底潮线附近至数米水深珊瑚间沙质海底及有藻类成长的地方或水塘内,潮水退后常潜入不深的沙中。喜欢在温暖的水域中和浅海泥质或砾质海底活动,栖息在珊瑚礁,岩礁的沙底。动物的足部窄,非常强壮,行动敏捷,可以向前跳动,可跳10.2cm之远。以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
4、贝壳结构
贝壳的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层为黑褐色的角质层(壳皮),薄而透明,有预防碳酸侵蚀有哪些用途,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壳质素构成;中层为棱柱层(壳层),较厚,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棱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外层和中层可扩大贝壳的面积,但不增加厚度;内层为珍珠层(底层),由外套膜整个表面分泌的叶片状霰石(文石)叠成,具备漂亮光泽,可随身体增长而加厚。
方解石和霰石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CaCO3。贝壳的外层具备多条深浅颜色相间、同心环状的成长线,但它不代表年龄;它的形成是因为外套膜边缘因受某些缘由(食物不足、季节不同、生殖期间等)的影响、而不可以继续分泌的结果。
5、经济价值
日本琉球人将水字螺挂于屋檐下,象征防火之意。肉可食,贝壳形状奇特,壳表颜色漂亮,鲜艳有光泽,可供观赏,也可制作装装饰品,价值较高。